Search

在各式活動攝影中, 我們大多是在室內拍攝, 偶而一兩次是在戶外
室內的空間大多可以進行跳燈...

  • Share this:

在各式活動攝影中, 我們大多是在室內拍攝, 偶而一兩次是在戶外
室內的空間大多可以進行跳燈拍攝, 只有少部份挑高會過高或過低
大部份的問題會是在如何讓跳燈與現場光能夠色溫一致, 且不過頭補光
這個只是簡單的技術問題
只要不要太離譜, 客戶大多能接受, 不會管你是不是有離機閃
我在這方面的建議是不要直打, 光線會太硬, 且過近的距離容易過曝
當主體遠一點的時候, 才考慮直打
離機閃的部份, 除非你有一個很強的助手可以幫你打光
助手要隨時知道你拍的角度, 更要能快速換位, 還要能預知是否會被前方人物遮光
這樣的人手, 價格可以能會比攝影師還高了
所以還是以跳燈來拍, 出力略少一些, 可以讓現場光多一點, 還原接近現場光
但這樣主體會是混色溫, 事後得多花一些心力調整色溫
也可以讓跳燈出力略大, 現場曝光少一點, 這樣雖然無法接近現場光源
但對事後調整色溫來說,簡單的多了,甚至可以不用再調色溫

另一方面的問題,就是要拍些怎樣的畫面....
先瞭解流程後, 補捉互動的畫面最好
盡量抓取2~3人的互動, 不要拍單人的大頭貼...那比較沒意義
可以廣角先取整體環境畫面, 再將鏡頭拉近到主要的兩三人身上
建議用標準變焦鏡就可以了,定焦鏡雖然有大光圈,但拍出來的畫面往往太固定了

多換幾個角度, 不一定只拍正面, 但也不要過多側面或是背面的照片
大多數的客戶, 還是希望能多一些正面互動的畫面


Tags:

About author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從攝影到旅行, 美食到住宿, 各類商品開箱與產品試用, 使用心得, 無所不包, 天南地北, 無所不聊
任一時刻都是按快門的時機
View all posts